在今天的澳門,人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健康就是財富,要擁有健康的體魄,應該從小開始鍛煉,可是知易行難,能做到身體力行,而又持之以恆的又有幾多人呢?隨着澳門社會環境的轉變,青少年生活習慣亦有了很大變化,加上互聯網普及和日新月異的生活科技,使學習環境和生活方式越來越方便,可惜便利的生活方式卻減少了體力勞動的機會。
近年有報告指出,澳門青少年體質正在下降,運動意願及參與身體鍛煉的時間難以保證,面對這個現象,作為體育老師的筆者更感責任重大。作為前線體育工作者,筆者深深明白到培養健康體魄的重要性,結合自身經驗及與同工們的交流,總結出要推動身體鍛煉,有兩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就是“興趣”和“場地”。
有人提出,澳門寸金尺土,體育設施及活動空間有限,不利於體育發展,筆者十分認同這一點,但作為體育工作者,既然認定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筆者相信總有方法可克服的。以筆者工作的學校為例,校方參加了教育暨青年局推出的多元健體中心資助計劃,運用這筆經費,將一個閒置的儲物室改建為多元健體中心,概念是融合健身、休閒及趣味元素於一體,設置了跑步機、健身單車、健身球、啞鈴組、重量訓練機、彈力繩及互動體感遊戲機等健身器材。
如果不是體育運動員,一般學生是很難有機會接觸到健身器材的,為此,有別於一般健身室,多元健體中心結合了趣味性遊戲概念和身體素質訓練兩大特點,加上採用輪換分組的鍛煉方法,所以能有效合理地進行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韌性、耐力及協調能力等方面鍛煉。只要訓練內容具趣味性,結合遊戲及體育鍛煉,將有利培養學生們的興趣和習慣。
中心啟用後大受學生歡迎,除了作為體育課場地,小息及放學時段亦開放予學生使用,大大增加了他們的活動量。這項計劃既可用校園空間,提高使用效率,又可培養做運動的興趣,增強學生的體魄,一舉多得。據教青局資料,二○一二年至今,已有二十多所學校設立了多元健體中心。
如果讀者有興趣親身去體驗一下多元健體中心的設施,可以到位於氹仔湖畔綜合活動中心的健體室或黑沙環中葡職業技術學校體育館三樓的毅健館。氹仔湖畔綜合活動中心健體室的開放時間為每天下午一時至晚上八時,設有連接互動遊戲的健身單車、體感互動健體遊戲及互動投影遊戲等體適能設施。而毅健館更是教青局設立的首個多元健體中心,每天下午五時至晚上十時免費對市民開放,星期日更提早至下午二時對外開放,並設有專人指導,就算平日較少做運動的朋友都可以放心去嘗試一下運動的樂趣。只要將興趣和鍛煉互相結合,運動的效果就更佳。建立了活躍健康的生活,生命必定更加精彩。